秋瑾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秋瑾(1875~1907)字璿卿別字競雄浙江紹興人生于清光緒元年。幼承家學喜讀書工詩文生性任俠有男子氣概。喜讀〔史記.刺客列傳〕恨無荊軻之流復現于世而常以豪俠自許。十八歲嫁湘人王廷鈞育子女各一。時值滿清末年列強環伺時局日非八國聯軍時女士在京目睹此劫難深痛國政之腐敗知革命不容緩。光緒三十年(1904)別其夫、送其子于外家變賣首飾毅然赴日本留學。在日本加入中國革命同盟會于是改名競雄別號監湖女俠以物色革命志士為事與其他諸女士共組共愛會被推為會長常登臺演講言詞慷慨。在日期間披覽新書關心時勢深痛中國女權之不振以提倡女學為己任。日語講習會結業后回國因徐錫麟介紹加入光復會;復返日本入青山實踐女子學校。后回國任浙東紹郡之明道女子學校教員又與陶成章等人創設〔中國女報〕于上海力倡男女平權主義是中國有女報之始。曾秘密于虹口私制炸彈不慎傷手。光緒三十二年與各省革命黨人在上海約定起義事以浙江事自任回紹興住入由徐錫麟創辦、訓練黨人的大通師范學校;光緒三十三年推秋瑾主持校務她父親往金華、處州各地部署黨人以「光復漢族大振國權」八字編定八軍統名為光復軍。光復軍擁徐錫麟為首領秋瑾為協領;該年六月因起義事布置不周而致泄密致為清廷捕獲。清吏審問時直認革命不諱再審時不發一語只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字殉義于紹興軒亭口年三十三。友人為營墓廬于杭州西湖邊清吏厭見之后改葬紹興再由其子遷葬于湖南。女士在清末之際慨然出洋留學以增廣見聞以國家興亡為己任參加革命開風氣之先創辦女報及慷慨就義的精神可謂為中國近代奇女子。
秋瑾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人名。(公元1875~1907)字璿卿又字競雄號監湖女俠浙江省山陰人。工詩詞性任俠后東渡日本入同盟會以革命為職志歸國提倡女學。因響應徐縞摬起義而被害葬于杭州西湖。有《秋瑾集》傳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