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會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盂蘭盆」中之「盂蘭」為梵語avalambana之音譯是「倒懸」的意思;意謂亡者的痛苦有如倒懸。至于「盆」的意思亦有不同說法。宗密的[盂蘭盆經疏]卷下說:「盂蘭盆是西域之語。此云:倒懸。盆乃東夏之音乃為救器。若阤方俗應曰:救倒懸盆。斯由尊者之親魂沉闇道載饑且渴命以倒懸??v圣子之威靈無以拯其涂炭。佛令盆羅百味式貢三尊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窘急?!箘t是將「盆」解釋為救倒懸之器。而[法苑珠林]卷六十二引[大盆凈土經]則謂:「俱以七寶盆鉢施于佛及僧。」則又將「盆」解作盆鉢。 我國最早行「盂蘭盆會」傳說在梁武帝時。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在大同四年(公元538)梁武帝到同泰寺設盂蘭盆齋。又[釋氏六帖]卷四十五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普施諸寺;此種風氣一直沿襲至今成為薦亡法會中的重要典儀在盂蘭盆會中所設的齋食供養稱盂蘭盆齋供養佛僧百種飲食與器皿稱盂蘭盆供。在現今的供養中更是無所不有。然而皆為瓜、果、面、餅、茶、飯等以供養餓鬼且亦兼及賑貧濟困踐行功德以表達布施悲憫之意。
盂蘭盆會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佛教在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舉行齋僧、拜懺、放焰口等活動以超渡祖先及餓鬼道眾生的法會。
盂蘭盆會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佛教徒在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舉行齋僧、拜懺、放焰口等活動以超渡祖先及餓鬼道眾生的法會。參見「盂蘭盆」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