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蒸散乃水份自植物體經由各種途徑散發于大氣之過程。經由葉面之氣孔散發出去者為氣孔蒸散;自水膜經由植物體表層散發出去者為表層蒸散;當蒸散量很小時水份經由植物體之排水器(hydathode)排出者則為吐水現像(guttation)。其中最有效之蒸散乃氣孔蒸散。乾燥地區植物之蒸散量甚大是水文學中估算水平衡不可缺少之數據之一。蒸散發生之原因有: 1.減低葉面本身之溫度以適應其生存環境。 2.排出多余水份以適應本身生長。 enumerate影響蒸散之因素甚多大都與蒸發類似如溫度、蒸汽壓力及風速等。而蒸散與蒸發不同之處則為: 1.發生地點不在地面上。 2.水源與蒸發面有一段距離。 3.過程由有生命之植物體控制。 影響蒸散之因素尚有: 1.日照:植物養分之攝取乃是行光合作用之結果光合作用需要日光之供應所以蒸散大都發生在白晝每日之蒸散量約有95%是發生在晝間。 2.土壤含水量:蒸散之水份取自土壤;而不同土壤有不同之最高含水量。 由于蒸散量不可能超過土壤含水量因此不同土壤上之蒸散量亦不相同。 3.植物種類:由于蒸散主要經由葉面氣孔散發而出因此氣孔大小及密度均會影響蒸散量。而氣孔大小與密度與植物種類有關。所以不同植物有不同之蒸散量。 4.生長期:植物于不同之生長期有不同之養分需求。因此不同生長期之植物有不同之蒸散量。
蒸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水由液體變成氣體消散在空氣中。如:「蒸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