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戴德字延君世稱大戴漢梁人為信都王太傅;為 〔大戴禮記〕之作者。〔禮〕是孔子教弟子的六藝之一;漢初僅 〔士禮〕十七篇魯高堂生傳之以授蕭奮以其學長于〔禮〕而為淮陽太守然未立為博士。文帝時魯徐生亦以善〔禮〕頌而為禮官大夫。傳子徐延、孫徐襄。蕭奮以其學授孟卿孟卿以其學授后蒼;后蒼授其學于戴德、戴圣、慶普。 〔漢書·藝文志·禮類〕有記百三十一篇戴德取其中八十五篇傳徐良即今之〔大戴禮〕。當時各以己意選取故篇目每多雷同文字亦互有詳略。東漢初二戴俱立于學官。 平帝時曾一度立 〔逸禮〕為學官未幾即罷。王莽朝劉歆以〔周禮〕為博士;〔周禮〕原為古文既立學官諸儒多為今文學家并出共排之以為非是后遂罷廢即所謂今古文之爭。
戴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人名。(公元前48~33)字延君生卒年不詳漢梁人。為西漢經學家與其侄圣同受禮于后蒼戴德稱大戴戴圣稱小戴。德刪輯八十五篇名《大戴禮》;圣又刪為四十九篇名《小戴禮》即今之《禮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