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法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Parahoo K. (2007). Focus group. Nurse Researcher 14(2) 4-6.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2nd ed.).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2:訪談法是質性研究中用于理解受訪者對研究問題的看法或陳述對生活、經驗或情況的觀點等所采用的方法。研究者以觀察者和參與者的身分記錄與研究對象或研究對象間的言談互動并由對話過程發現人們對社會事實的認知或分享經驗與觀點的互動方式。訪談法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交談具有一定目的和形式。訪談者與受訪者雙方的地位和權力可能不一樣是一種人為的談話環境。交談的內容、談話的風格以及資訊的類型與多寡都可能和日常生活的交談不同。
訪談法可分為一對一個別訪談與集體訪談兩種形式。焦點團體訪談法系屬于集體訪談法最常使用的形式之一。焦點團體法是由4人到8人所組成的特殊型態的團體系由研究者組織某些特質的人們在非壓力的環境中就特定主題以合作探索的方式進行集體性討論。訪談法設計與實施程序如下:依研究主題尋找愿意參與訪談者、研究者擬訂訪談大綱、向受訪者說明研究目的及研究倫理、徵詢受訪者同意訪談錄音。訪談大綱只是訪談內容的指引在訪談過程中可以依受訪者的話語調整訪談順序。
對研究者而言訪談法不只著重在訪談問題的型式更重要的是細心傾聽才能得到所需的資訊。傾聽的層面可分為行為層、認知層及情感層。行為層的傾聽是一種態度的表現又可分為表面聽(不認真地聽)、消極聽(聽進去但不求甚解)及積極關注的聽(真誠融入對方情境);認知層的傾聽可分成強制聽(將對方語意變成自己熟習的概念來分類)、接受聽(訪談者暫且懸置自己的判斷而主動捕捉對方訊息表達)及建構聽(訪談者積極建立自省的傾見與假設來與對方交流);情感層的傾聽可分為無感情的聽(無動于衷)、有感情的聽(自然流露反應)及共情的聽(無條件共喜共悲)。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2nd ed.).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