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規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1:班規是指班級常規亦即規范學生在班級活動的行為規則;其制訂過程系在班級導師指導下全班學生討論、表決通過后訂定。班規內容因各校各班情境不同而有差異;一般而言大約包含; (1)班級作息時間:(2)上課態度; (3)服裝儀容; (4)教室秩序; (5)師生及同學間的關系; (6)班級教室的清潔工作; (7)班級座位編排; (8)教室布置; (9)班級公物保管與使用; (10)班級榮譽與紀律; (11)班級團體活動等。 班規執行的原則包括: 1.班規的執行或實施除了導師要積極而徹底的實施外并應尋求各有關教師及學生自治干部的協助。 2.導師應以身教代替言教以身作則。 3.任何一項班規在執行或實施前必須讓學生了解班規的目的、內容、實施(執行)方法與步驟并得到學生的認同。 4.在實施或執行前盡可能先訂定詳細計劃在實施或執行中如遇特殊情境經師生多數同意可適度調整以切合實際情境并符合學生需要。 5.在執行或實施中學生有良好的表現則給予公開贊美與表揚以收見賢思齊與相觀而善之效。 6.在實施或執行過程中不作不必要或太煩瑣的要求但對所規定的事項要貫徹到底以免養成學生投機心理。 7.師生之間及同學之間要建立良好的關系才可增進班級的向心力。 8.對班級內較為特殊的學生或有吸引力的同儕團體應掌握了解其行為動機改正其行為缺失以免影響班規執行或實施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