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講義指教師按照教學要求編寫供學生學習的教材。如宋代邢昺〔孝經注疏序〕言:「今特翦輯元疏旁引諸書分義錯經會合歸趣一依講說次第解釋號之曰講義。」其實講義最早是佛教聚徒講經的方式后漸影響儒生說經如〔南史〕中提到梁武帝創建同泰寺開大通門面對此寺南門「自是晨夕講義多由此門」。可見當時流行登講座講經口頭講說經典義理的記錄即稱為講義或講疏而梁武帝便著有〔周易講義〕及〔中庸講疏〕。宋代朱熹有〔玉山講義〕系應玉山邑宰司馬邁邀請到縣學講學由司馬邁加以記錄并刻成講義一篇傳世。又陸九淵亦著有〔大學春秋講義〕系記錄他在國子監任職時前后四次講解〔春秋〕的情形。其后〔東林講義〕則是明代高攀龍在東林書院會講時的講義。除此之外人君聽政的余暇常令儒臣入侍經筵分日進講經義唯恐不能詳盡都預先撰稿也稱為講義。
講義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為教學講課所編寫的教材。 【造句】老師自編的講義條理清晰、淺顯易懂能夠幫助同學掌握學習的重點。
講義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闡釋說明書籍的義理。《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紀下》:「初帝創同泰寺至是開大通門以對寺之南門取反語以協同泰。自是晨夕講義多由此門。」古時臣子將講授給帝王學習的資料預先撰擬出來稱為「講義」。宋.邢昺〈孝經注疏序〉:「會合歸趣一依講說次第解釋號之為講義也。」學校教師為學生編輯的講授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