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陶弘景(456~536)為南朝齊、梁時道教學者、煉丹家、醫(yī)藥學家。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諡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出身于南朝士族;自少聰慧操行異于常人。十歲讀〔神仙傳〕有養(yǎng)生之志;十五歲作〔尋山志〕傾慕隱逸的生活。二十歲時齊高帝引為諸王侍讀后拜左衛(wèi)殿中將軍。三十歲左右拜東陽道士孫游岳為師受符圖、經法、誥訣遂遍游名山尋訪仙藥真經。南齊永明六年(488)在茅山得到楊羲、許謐手書真跡。永明八年東行拜謁各地居士和法師歷時二百余日尋得真人遺跡十余卷。永明十年(492)辭去朝廷食祿隱居句容句曲山(今江蘇茅山)傳上清大洞經籙開道教茅山宗成為上清派的實際創(chuàng)始人。梁武帝即位后曾多次派使者禮聘他堅不出山。朝廷每有大事常往諮詢平時書信往來頻繁當時人稱為「山中宰相」。陶弘景繼承老莊哲理和葛洪的仙學思想揉合道、佛二教的觀念主張道、儒、釋三教合流認為 「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他曾去H縣(今浙江寧波)阿育王塔受佛戒。在茅山道觀中建有佛、道二堂隔日輪番朝禮佛、道雙修。他繼陸修靜之后進一步整理道教經書頗有貢獻。曾撰成〔真靈位業(yè)圖〕排列天神、地只、人鬼以及群仙眾真成為等級森嚴的神仙世界「雖同號真人真品乃有數具且仙人仙亦有等級千億」。又曾整理〔神農本草經〕增收魏晉間名醫(yī)所用的新藥編成〔本草經集注〕七卷共記載有藥物七百余種(原書已夫現在僅存敦煌殘本)。首創(chuàng)以玉石、蟲、獸、果菜、米實分類成為隋唐以后本草學的藍本。此外并通曉天文歷算、山川地理、方圖物產等。他所撰寫的著作極多還有〔真誥〕、〔登真隱訣〕、〔養(yǎng)性延命錄〕、〔集金丹黃白方〕、〔藥總訣〕、〔華陽陶隱居集〕等。此外他又能書善畫通琴棋醫(yī)術。書法工于草隸其畫清真。據傳書畫作品有〔二牛圖〕、〔山居圖〕、〔瘞鶴鳴〕等。
陶弘景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人名。(公元452~536)南朝秣陵人字通明。工草隸好道術;齊高帝時為諸王侍讀梁時隱于句曲山自號華陽隱居;武帝時禮聘不出然朝廷大事無不諮詢時稱為「山中宰相」;卒贈大中大夫諡貞白先生。著述甚多其本草集注一書是將本草經依藥性與種屬重新整理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