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子夏姓卜名商孔門弟子之一;少孔子四十四歲?!彩酚浖庖艺Z〕以子夏為衛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中亦稱「衛子夏」。 子夏在孔門弟子中與子游同列「文學」之科:〔論語〕中記載他的論學之言實能篤守孔門為學本旨如〔學而篇〕載:「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弧惯@段話的大意是一個人如果能以好色之心以好賢侍奉父母能竭盡心力事奉國君又能舍身盡忠與朋友交往言而有信一個人能如此克盡人倫之道雖未嘗從師為學但其所作所為已自然脗合為學之本旨像這種人我們怎可再說他是未學? 〔論語〕中又載:「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已矣。』」日知其所亡就是知新月無忘其所能就是溫故一個人如能溫故而知新則學問自必與時俱進這種人當然可稱之為好學之士。子夏又曾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怪祆浼右宰⒔猓骸覆W而志不篤則大而無成;泛問遠思則勞而無功?!拐J為博學再加上篤志則做學問不會見異思遷半途而廢;而一個人做學問能切于事理不浮泛而問并就所問之事理潛心體認不憑空懸想且學思并重力行勿怠心不外驚操存省察則仁在其中矣。 子夏以好文學出名更擅長詩教據〔論語〕記載:孔子稱許弟子中可與討論〔詩〕的只有子貢與子夏二人。 孔子既歿七十子之徒散而之四五;而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據后人考證魏文侯初立在周貞定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46)即孔子沒后三十三年時子夏已六十二歲。子夏在孔子生前已嶄露頭角到魏文侯時則是大師級的人物所以魏文侯極敬重子夏并師事之。 子夏設教西河門下從學之徒已不可確考。據皮錫瑞〔經學歷史〕記載:「〔韓非子.顯學篇〕云:『孔子之后儒分為八:有子張氏、子思氏、顏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公孫氏、樂正氏之儒?!弧E諸儒學皆不傳無從考其家法可考者惟卜氏子夏?!褂趾檫~〔容齋隨筆〕云:「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諸經獨有書雖傳記雜言未可盡信然要與他人不同矣。于禮則有〔儀禮.喪服〕一篇馬融、王肅諸儒多為之訓說;于〔春秋〕所云不能贊一辭蓋亦嘗從事于斯矣。公羊高實受之于子夏;谷梁赤者〔風俗通〕亦云系子夏門人;于〔論語〕則鄭康成以為仲弓子夏等所撰定也。后漢徐防上疏曰:『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于子夏。』斯其證云。」 按漢儒傳經學者都推崇子夏;因孔門后學可分傳道之儒與傳經之儒兩大系統。一般言之自曾子、子思、孟子以及〔中庸〕、〔易傳〕一系為傳道之儒自子夏至荀子下及漢初經師則為傳經之儒。惟此僅就其氣度及學風之大致而言不能說曾子、孟子一系必不傳經而子夏、荀子一系則無須于傳道。
子夏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子夏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孔子弟子。卜商的字。參見「卜商」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