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京師」為天子所居之都。〔白虎通義.京師篇〕云:「京師者何謂也?千里之邑號也。京大也;師眾也。天子所居故大眾言之。」天子為一國之君享有權位尊貴故其所居必地廣人眾之處。依〔禮記.王制〕所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孟子.萬章下〕記載衛人北宮錡問及周代之爵祿時孟子答稱:「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天子所居十倍于諸侯〔白虎通義〕釋之為:「法日月之徑千里。」古人認為天上星辰以日月最大日月之直徑有千里之長天子既受命于天故其所居亦應有千里之廣。 三代天子之都各有不同的名稱:「夏曰夏邑殷曰商邑周曰京師。」系參考書、詩之經文而得:〔尚書.湯誓〕有「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詩經.商頌.殷武〕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詩經.大雅.公劉〕亦有「乃陟南岡乃覯于京京師之野于時處處。」
京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首都、國都。 【造句】明清科舉制度的會試和殿試都在京師舉行各地考生必須千里跋涉進京趕考。
京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首都。《公羊傳.桓公九年》:「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三國演義.第二回》:「便發檄至各鎮召赴京師。」也稱為「京都」、「京國」、「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