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裁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別裁即裁篇別出之意是中國目錄學中編目方法的一種。此辭創于清代章學誠但運用此方法編目在明末祁承 編家藏〔淡生堂藏書目〕時就已有了。他名之曰「通」在所著的〔庚申整書略例〕中說:「通者、流通于四部之內也。…古人解經存者十一如歐陽公之易童子問王荊公之卦名解曾南豐之洪范傳皆有別本而今僅見于文集之中唯各摘其目列之本類使窮經者知所考求此皆因少以會多者也。又如靖康傳信錄、建炎時政記此雜史也而載于李忠定之奏議;宋朝祖宗事實及法制人物此記傳也而收入朱晦翁之語錄;如羅延平之集而尊堯錄則史也;張子韶之集而傳心錄則子也。凡若此類今皆悉為分載特注明原在某書之類以便檢閱。」 章學誠將這種編目方法名曰別裁想予以理論化但解釋卻不如祁氏說之彰明顯著雖所創的名辭比較「通」字妥切能顧名思義為后代編目者所沿用。但他主張以篇為單位為裁別而出這種方式對先秦古籍尚勉可對宋代以后的書籍則有困難蓋如雜家之書與別總集動輒數百千篇倘一一裁別而出固便尋檢資料但有如索引其詳瞻則不如近代所編之各種索引故不為后代目錄學者所采用。 中國自南宋以來的出版家通行編全書將一個人的著作編為大全集凡卷帙不大的無論有關經學、史著或哲理的著作統與其詩文匯編為一集中致使多數卷帙的經史著作佚而不傳僅見于全集之中。又自南宋以來流行匯編叢書。此等書皆內容龐雜經史子集無所不包若僅編入集部、叢書、或子部類書類(如宋王應麟的〔玉?!潮緸轭悤珎鞅窘詫⑼跏纤嬜?3種非屬類書的著作皆附其后)則其他的內容在書目中無法顯示出來以致學者無從查檢。 章氏以后近代編目錄者運用此法的較多如日本京都東方文化研究所所編的〔漢籍分類目錄〕、我國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所編的〔藏書目錄〕都將叢刻書的子目分別編入應入之類。近年大陸所編的〔中國叢書綜錄〕將傳世的匯刻書的子目分類編排最便于研究者尋檢。故宮所編〔善本舊籍總目〕之編目除運用互著法外也使用了別裁法這些別裁的編目方法都是以卷為單位所謂「裁卷別出」而非章學誠所主張的「裁篇別出」。
別裁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區別取舍?,F多指詩歌的選本。如清沈德潛有《唐詩別裁》、《明詩別裁》、《五朝詩別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六首之六:「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特別的體裁。如:「詞有別裁與詩不同?!箘e出心裁。清.梁章鉅《退庵隨筆.卷一七.讀子》:「則焦氏之書亦具有別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