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敦煌學大辭典》。 2:樂器彈撥類樂器。琵琶二字始自漢代最早寫作枇杷或批把是模擬演奏手法的形聲字右手向前彈出曰〈批〉向后彈進約〈把〉。秦末將鼓按上弦改造成為撥弦樂器稱為「弦」后世亦稱「秦琵琶」漢代參考傳統樂器箏、筑、箜篌等創造出木制直柄、圓形音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撥的樂器也稱為琵琶又名「漢琵琶」晉代阮咸擅長彈奏此樂器后人稱之為「阮咸琵琶」簡稱阮。唐代由印度傳入中國北方的半梨形音箱琵琶曲項、四弦四柱、橫置胸前、用撥子彈奏因其頭部向后彎曲為和當時直柄圓形的漢琵琶區別故名「曲項琵琶」為隋唐時代歌舞音樂的重要樂器。宋代以后稱曲項琵琶為琵琶直柄圓形的漢琵琶則稱為阮咸。唐代琵琶用于獨奏、合奏及舞蹈的伴奏宋元時代為適應說唱、戲曲的伴奏增設品位擴大音域明代琵琶已發展為四相九品清代演奏形式由橫彈改為豎彈棄掉撥子用手指彈奏提高了琵琶的表現力。在敦煌壁畫中琵琶的圖形最多僅莫高窟就繪有七百余只演奏形式大都為蹲坐、橫抱少數作為舞蹈造型以反彈琵琶形式出現于壁畫中。聞名琵琶曲有《霓裳曲》、《六么》、《涼州》、《塞上》、《海青拿天鵝》、《十面埋伏》、《月兒高》、《春江花月夜》等。
琵琶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樂器名。中國的彈撥樂器。以桐木制成琴身為半梨形琴頸向后彎曲琴桿與琴面上設四至六相九至二十四品、四弦。 【造句】今晚在國家音樂廳有場琵琶獨奏會。 ◎
琵琶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樂器名。秦代人民根據鼗的形式創出直柄、圓形音箱的彈撥樂器至秦漢不斷改進定型為四弦十二品位用手彈撥的樂器。公元四世紀西域文化交流致使半梨形音箱四弦四柱的琵琶傳入內地。唐、宋以來在這兩種琵琶基礎上不斷改進逐漸形成現今半梨形音箱以桐木板蒙面琴頸向后彎曲琴桿與琴面上設四相九至十三品、四弦的琵琶。除用于歌唱、曲藝、戲曲和歌舞伴奏外也用于樂器的合奏、伴奏和獨奏。也稱為「鼙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