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毅力的「毅」字本有果決的含意即是意志有了一個決定后便堅持不變必待所決定事項實現而后已;其中已經含有「堅持下去」的力量在習慣用雙字名詞后遂在毅字后加一「力」字使意義更為明顯。 毅力所堅持的在道德方面即是對一項善行的堅持是以先存的道德信念為依據如[禮記·曲禮]所說:「敦善行而不怠。」進而向善的毅力如果成為定型便表現出一個人的品格特徵因為要終身敦善行而不怠表示不能有片刻疏忽更不容許中途而廢如[論語·泰伯]中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印證〔曲禮〕所說向善并不是輕而易舉的因為一則有許多「不善」的誘惑力相當大大到足以動搖向善的初志;一則難于持之以恒偶爾不免怠忽自憐、甚至曲解以自諒而自欺所以「不欺暗室屋漏」并非易事。然而毅力卻是每個想要敦品的人必須力行的;也是要完成一件事所必須的。和毅力相反的就是「中道而廢」。 西方英文字毅力則只指喀爾文派信條(Calvinistic creeds)相信為上帝所愛得到圣靈召喚的永遠不會失去恩寵、而永遠得救。這種毅力信念一方面建基于上帝命定說;一方面基于再生的自然。雖然曾受反駁但其信念未變。
毅力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堅定持久的意志力。 【造句】決心與毅力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必備條件。
毅力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堅定持久的意志。如:「恒心與毅力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必備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