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禮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冠禮」是我國古代為男子滿二十歲特別舉行的一項成人禮。冠禮表示一個青少年正式成為成年人開始被視為具有獨立的人格有資格參與各種典禮儀式所以冠禮可說是一個人步入社會參與各種活動的標記。 古人舉行冠禮甚為慎重;在先前準備活動中首先由家長鄭重卜筮以決定舉行冠禮的日子和所邀請的來賓而行冠禮的地點則在祖廟。典禮的過程先是由尊長為受冠禮者戴上三層帽子:第一頂是日常禮儀用的緇布冠;其次是一般正式場合用的皮弁;然后是重要大典所用的爵弁。如此即代表這位青年被授與了完備的禮服可以參加各種禮儀。加冠之后尊長要為這青年取一個「字」從此除了親長之外大家都不能直呼他的本名而要稱他的字以表示尊重。行完冠禮后這位青年的母親和兄弟都要向他敬禮表示尊重他從此成為一個成人。冠禮完成后青年要擇日穿上禮服以成人的禮數去覲見國君、地方長官和鄉里長老一則表示開始以成人身分參與社會活動一則接受長者的祝福與勉勵以激發理想和志氣。 整個冠禮的過程引發受冠者自尊自重的精神從而建立崇高的理想實為一項深具教育意義的禮儀。
冠禮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古代男子滿二十歲所舉行加冠的禮儀。冠禮舉行后即代表成年。
冠禮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古代男子的成年儀式。古代男子未成年前束發而不戴帽至二十歲成年時才由長輩為其梳發戴上新帽。此一紀念儀式即稱為「冠禮」。《禮記.冠義》:「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