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海基本信息介紹
簡體: | 函海 |
繁體: | 函海 |
拼音: | han hai |
讀音: | hán hǎi |
英語: |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單字解釋: | 函 海 |
造句: | 暫無此詞造句 |
組詞,組成語: | 函 海 |
|
函海解釋
|
函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未知來源
1:書名。凡四十函。清、李調(diào)元輯。調(diào)元乾隆間官潼商道藏書數(shù)萬卷因選輯自漢迄明蜀人著述罕傳秘籍百余種匯刊之并附己所著十余種而成此書。以分函數(shù)故稱函海其中亦有其子補(bǔ)刊者。其目如下:第一~四冊《華陽國志》十二卷(晉、常璩)。第五冊《郭子翼莊》一卷(晉、郭象)《古今同姓名錄》二卷(梁元帝)《素履子》二卷(唐、張弧)。第六、七冊《說文解字韻譜》五卷(南唐、徐鉉)《緝古算經(jīng)》一卷(唐、王孝通)《主客圖》一卷(唐、張為)。第八冊《蘇氏演義》二卷(唐、蘇鶚)《保藏論》一卷(唐、釋僧肇)《心要經(jīng)》一卷(唐、釋道瘕)《金華子雜篇》二卷(南唐、唐崇遠(yuǎn))。第九、十冊《易傳燈》四卷(宋、徐總干)《鄭氏古文尚書》一卷(宋、王應(yīng)麟)。第十一冊《程氏考古編》十卷(宋、程大昌)。第十二冊《敷文鄭氏書說》一卷(宋、鄭樸)《洪范統(tǒng)一》一卷(宋、趙善相)《孟子外書》四卷(宋、熙時(shí)子)《續(xù)孟子》二卷《伸蒙子》三卷(唐、林慎思)《廣成子解》一卷(宋、蘇軾)。第十三冊《唐史論斷》三卷(宋、孫甫)。第十四冊《東坡烏臺(tái)詩案》一卷(宋、朋九萬)《藏海詩話》一卷(宋、吳可)《益州名畫錄》三卷(宋、黃休復(fù))。第十五冊《韓氏山水純?nèi)芬痪恚ㄋ巍㈨n掘)《月波洞中記》一卷(吳、張仲遠(yuǎn))《蜀檮杌》二卷(宋、張庚英)。第十六冊《產(chǎn)育寶慶集》二卷(宋、郭稽中)《顱聰經(jīng)》一卷《出行寶鏡》一卷。第十七~十九冊《翼元》十二卷(宋、張行成)《農(nóng)書》三卷(宋、陳敷)《芻言》三卷(宋、崔敦禮)《常談》一卷(宋、吳箕)。第二十冊《靖康傳信錄》三卷(宋、李綱)《淳熙薦士錄》一卷(宋、楊萬里)《江南余載》二卷(宋、鄭文寶)《江淮異人錄》二卷(宋、吳淑)。第二十一冊《青溪弄兵錄》一卷(宋、王彌大)《張氏可書》一卷(宋、張知甫)《珍席放談》二卷(宋、高晦叟)《鶴山筆錄》一卷(宋、魏了翁)《建炎筆錄》三卷(宋、趙鼎)。第二十二冊《辨誣筆錄》一卷《采石瓜洲記》一卷(宋、趙鼎)《家訓(xùn)筆錄》一卷(宋、趙鼎)《舊聞證誤》四卷(宋、李心傳)。第二十三~三十冊《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四十卷(宋、李心傳)。第三十一、三十二冊《州縣提綱》四卷(宋、陳襄)《諸蕃志》二卷(宋、趙汝適)《省心集言》一卷(宋、李邦獻(xiàn))《三國雜事》一卷《三國紀(jì)年》一卷(宋、唐庚)。第三十三冊《五國故事》二卷《東原錄》一卷(宋、龔鼎臣)《肯綮錄》一卷(宋、趙淑向)《燕魏雜記》一卷(宋、呂頤浩)。第三十四冊《夾漈遺稿》三卷(宋、鄭樵)《龍州集》十卷(宋、劉過)。第三十五~三十七冊《龍龕手監(jiān)》四卷(遼、釋行均)。第三十八冊《雪履齋筆記》一卷(元、郭翼)《日聞錄》一卷(元、李翀)《吳中舊事》一卷(元、陸友仁)《鳴鶴余音》一卷(元、虞集)。第三十九~四十一冊《升庵經(jīng)說》十四卷(明、楊慎)。第四十二冊《檀弓叢訓(xùn)》二卷(明、楊慎)《世說舊注》一卷(明、楊慎)《山海經(jīng)補(bǔ)注》一卷(明、楊慎)《莊子闕誤》一卷(明、楊慎)。第四十三、四十四冊《紈林伐山》二十卷(明、楊慎)。第四十五冊《古雋》八卷(明、楊慎)。第四十六冊《謝華啟秀》八卷(明、楊慎)。第四十七冊《哲匠金桴》五卷(明、楊慎)。第四十八冊《均藻》四卷(明、楊慎)。第四十九冊《譚苑醍醐》八卷(明、楊慎)。第五十冊《轉(zhuǎn)注古音略》五卷《古音后語》一卷(明、楊慎)。第五十一冊《古音叢目》五卷(明、楊慎)《古音獵要》五卷(明、楊慎)《古音附錄》一卷(明、楊慎)。第五十二冊《古音余》五卷(明、楊慎)《奇字韻》五卷(明、楊慎)《古音略例》一卷(明、楊慎)。第五十三冊《古音駢字》五卷(明、楊慎)《古音復(fù)字》五卷(明、楊慎)《希姓錄》五卷(明、楊慎)。第五十四、五十五冊《升庵詩話》十二卷(明、楊慎)《詩話補(bǔ)遺》二卷(明、楊慎)。第五十六冊《詩品》六卷《詩品拾遺》一卷(明、楊慎)。第五十七、五十八冊《墨池璅錄》二卷(明、楊慎)《法帖神品目》一卷《名畫神品目》一卷(明、楊慎)《書品》一卷(明、楊慎)《畫品》一卷(明、楊慎)《今石古文》十四卷(明、楊慎)《古文韻語》一卷(明、楊慎)《石鼓音譯》三卷(明、楊慎)。第五十九冊《風(fēng)雅逸篇》十卷(明、楊慎)。第六十冊《古今風(fēng)謠》一卷(明、楊慎)《古今諺》一卷(明、楊慎)《俗言》一卷(明、楊慎)《麗情集》一卷《茮麗情集》一卷(明、楊慎)《墐戶錄》一卷(明、楊慎)《云南山川志》一卷(明、楊慎)《滇載記》一卷(明、楊慎)。第六十一、六十二冊《丹鉛雜錄》十卷(明、楊慎)《玉名詁》一卷(明、楊慎)《異魚圖贊》四卷(明、楊慎)《異魚贊閏集》一卷(清、胡世安)《異魚圖贊補(bǔ)》二卷(清、胡世安)《升庵年譜》一卷。第六十三冊《大學(xué)古本旁注》一卷(明、王守仁)《月令氣候圖說》一卷《尚書古文考》一卷(日本、山井鼎)《詩音辨略》二卷(明、楊貞一)。第六十四冊《左傳事緯》四卷(清、馬驌)《夏小正箋》一卷(清、李調(diào)元)。第六十五冊《蜀語》一卷(明、李實(shí))《蜀碑記》十卷(宋、王象之)《中麓畫品》一卷(明、李開先)《巵辭》一卷(明、王緯)。第六十六冊《周禮摘箋》五卷(清、李調(diào)元)《儀禮古今考》二卷(清、李調(diào)元)。第六十七冊《禮記補(bǔ)注》四卷(清、李調(diào)元)。第六十八冊《易古文》二卷《逸孟子》一卷(清、李調(diào)元)《十三經(jīng)注疏錦字》四卷(清、李調(diào)元)。第六十九冊《左傳官名考》二卷(清、李調(diào)元)《春秋三傳比》二卷(清、李調(diào)元)。第七十、七十一冊《蜀碑記補(bǔ)》十卷(清、李調(diào)元)《卍齋璅錄》十卷(清、李調(diào)元)。第七十二冊《諸家藏書簿》十卷(清、李調(diào)元)。第七十三冊《博物要覽》十二卷(清、谷應(yīng)泰)。第七十四~七十六冊《金石存》十卷(清、趙搢)。第七十七~七十九冊《通俗編》十五卷(清、翟顥)。第八十~八十三冊《南越筆記》十六卷(清、李調(diào)元)。第八十四、八十五冊《賦話》十卷(清、李朝元)。第八十六冊《詩話》二卷(清、李調(diào)元)《詞話》四卷(清、李調(diào)元)。第八十七冊《曲話》二卷(清、李調(diào)元)《六書分毫》二卷(清、李調(diào)元)《古音合》二卷(清、李調(diào)元)。第八十八、八十九冊《尾蔗叢談》四卷(清、李調(diào)元)《奇字名》十二卷(清、李調(diào)元)。第九十冊《樂府侍兒小名》二卷(清、李調(diào)元)《通詁》二卷(清、李調(diào)元)《剿說》四卷(清、李調(diào)元)。第九十一~九十四冊《四家選集》二十九卷(清、張懷溎)。第九十五冊《制義科瑣記》四卷(清、李調(diào)元)《然犀志》二卷(清、李調(diào)元)。第九十六冊《出口程記》一卷(清、李調(diào)元)《方言藻》二卷(清、李調(diào)元)《粵風(fēng)》四卷(清、李調(diào)元)。第九十七~九十九冊《蜀雅》二十卷(清、李調(diào)元)。第百冊《醒園錄》一卷(清、李化楠)。第百一、百二冊《萬善堂集》十卷(清、李化楠)《石亭文集》六卷(清、李化楠)。第百三~百十八冊《全五代詩》百卷(清、李調(diào)元)。第百十九~百二十六冊《童山詩集》四十二卷《蠢翁詞》二卷(清、李調(diào)元)。第百二十七~百二十九冊《童山文集》二十卷補(bǔ)一卷(清、李調(diào)元)。第百三十冊《粵東皇華集》四卷(清、李調(diào)元);第百三十一~百三十三冊《淡墨錄》十六卷(清、李調(diào)元)。第百三十四冊《羅江縣志》十卷(清、李調(diào)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