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至善」在〔大學〕里有「止于至善」一句意為一個最理想的境界?!钢辽啤故亲怨畔ED以來西方倫理學中常見的概念指道德的最高目的是所有人都尋求的最高的善。但對于「至善」的解釋各派的倫理學家則說法不一。 柏拉圖(Plato 427~347 B.C.)認為「至善」就是善的理型是理型世界(World of Ideas)中最高的理型也是一切道德的最后依據。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則認為人是理性的動物理性是區別其他一切存有的主要標志理性的活動就是人的本性因此發揮理性的功能--理智沉思就是至善;此外人的各種功能或才能都發揮到完滿的境地也就是至善就是幸福。人生的目的即在求得至善至善就是幸福。 幸福主義(或快樂主義)倫理學家德謨克里特斯(Democritus 460~370 B.C.)、伊比鳩魯(Epicurus 314~270 B.C.)等人則以為生活的目的是幸?;蚩鞓沸腋<词侵辽啤5切腋2⒉皇侵腹倌芟硎芏侵感撵`的寧靜、精神的愉悅。中世紀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大師圣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認為真正的幸福只存于上帝稱為最高幸福也就是至善。上帝賦予人一種自然的傾向即尋求全福必須不斷地接近上帝才能達到得近上帝就是人的至善。 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認為至善是最完美的道德境界是道德和幸福的精確配合??档抡f:「德性……也就是至上的善。但是還不是完全圓滿之善還不是有限的理性存有的欲望官能的一個對象因為要想成為這個對象還需要加上幸福才行。」康德認為從古希臘哲學時期開始倫理學上便有何謂「至善」的爭論。斯多噶學派(Stoics)以為德性是至善;伊比鳩魯學派(Epicureanism)把幸福視作至善??档乱詾檫@兩種學說都是片面的。為了調和唯動機論和功利主義、禁欲主義和幸福主義的沖突康德以「至善」概念來解決這個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Antinomie)把「至善」的實現推到了「物自身」(thing-in-itself)的世界。 康德把「至善」作為最高的道德目標。善就是在不受任何偏愛的影響下完全出于「應該」而在實踐上是必然的行為。善行不在于獲得什么利益而在于它所作出的犧牲在于完全出自「應該」的道德律令。要使道德法則成為自身絕對至善而不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就必須把人當作道德的主體看作自身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每個人服從自己的且普遍的道德法則從而實現絕對的意志自律和自由。此概念可說是十八世紀德國政治理想的一種表現。
至善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極為完善。 【造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禮記.大學》)
至善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極為完善?!抖Y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孔子家語.卷二.好生》:「期于至善而不襲其為?!?/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