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元濟基本信息介紹
簡體: | 張元濟 |
繁體: | 張元濟(1867-1959) |
拼音: | zhang yuan ji |
讀音: | zhāng yuán jì |
英語: |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單字解釋: | 張 元 濟 |
造句: | 張元濟造句 |
組詞,組成語: | 張 元 濟 |
|
張元濟解釋
|
張元濟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未知來源
1: 張元濟字筱齋號菊生浙江海鹽人為中國近代聞名之藏書家與出版家。 張氏出身于讀書與藏書世家自幼家庭教育良好。光緒18年(1892)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刑部主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因曾在戊戌變法期間積極參與維新運動受到清廷「革職永不敘用」的處分。此后畢生從事于文化教育出版事業初任南洋公學譯書院院長、總理1902年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先后擔任編譯所所長、經理、監理、董事長直至1959年辭世為止。其著作先后整理出版的有〔校史隨筆〕(1938年商務排印本)、〔涵芬樓燼余書錄〕(1951年商務排印本)、〔涉園序跋集錄〕(顧廷龍編195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張元濟書札〕、〔張元濟日記〕(皆于1982年由商務印書館整理出版)等。 張氏在商務印書館期間建樹頗多包括:編輯小學教科書、出版19種雜志、編輯〔辭源〕等工具書、漢譯科技書籍數百種、出版叢書數十種、引進先進之印刷技術等其中尤以整理出版古籍為其畢生最重要的貢獻。張氏匯刻叢書以實用與罕見并重不拘門類兼收并蓄有薈萃經史子集的綜合性叢書亦有專科性叢書范圍十分廣闊。他將校勘結果用校勘記和跋文的形式寫下來附在原書之后既不竄亂古書又便學者參校異同擇善而從。經過他整理的古籍底本選擇的審慎校勘的精細影印的嚴格考訂的縝密反映出他嚴謹的治學態度與方法以及他在目錄學、板本學與校勘學上的成就。在其主持輯印的叢書中尤以〔四部叢刊〕、〔續古逸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及〔叢書集成初編〕四大叢書為其心血所系。1948年(1948)臺灣省研究院首次選舉院士張氏即因「主持商務印書館數十年輯印〔四部叢書〕等書校印古本史籍于學術上有重大貢獻」而當選可謂實至名歸。 為使編譯工作順利進行并便于整理出版古籍張氏并先后于1909年及1926年為商務印書館創辦了涵芬樓與東方圖書館。在目錄版本學家繆荃孫與傅增湘的協助下致力于蒐羅中外名著與宋元舊槧。及至1932年一二八事便中涵芬樓與東方圖書館遭日軍飛機大炮摧毀以前二館藏書463000冊、圖片和照片50000幅尤以其中豐富的善本古籍和地方志享譽學界。 此外張氏以祖先所建之涉圖藏書散亡無存不惜高價收回先人舊藏;更因愛家而愛鄉數十年中蒐羅海鹽及嘉興府地方文獻極多。抗戰時與葉景葵等人在上海創辦合眾圖書館時即將935部藏書悉數捐入也可見其大公無私的精神。 --作者:王珠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