鼴鼠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鼴鼠科(Family TalPidae) 2:食蟲目(Order Insectivora) 3: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4:本屬原本被歸為與舊世界鼴鼠(Talpa)為同屬異名但現為獨立一屬主要差別在于本屬缺下犬齒最后一顆下前臼齒較發達可能取代下犬齒的功能。在我國南方鼴鼠普遍分布在平地到3000公尺以上的各種棲地包括森林、雜林、草地、耕地、花園等擅挖掘地道可由地表土道判定其存在以蠕蟲、無脊椎動物為主食。 5:中國大陸南部、海南島、臺灣。 6:頭軀干長8.7~12公分尾長1.4~2公分。 7:Mogera insularis (Swinhoe 1863)
鼴鼠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動物名。哺乳綱食蟲目。體為圓筒形稍扁平。身長五寸多毛黑褐色。眼極小常年居土中不見日光視覺因而喪失。嗅覺、聽覺特別敏銳。趾上有鉤爪善于掘土。以捕食昆蟲為生。 【造句】鼴鼠白天躲在地洞中夜晚才出來捕食昆蟲。 △田鼠、錢鼠、偃鼠
鼴鼠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動物名。哺乳綱食蟲目。體為圓筒形稍扁平。身長五寸許毛黑褐色。眼極小常居土中不見日光視覺因而喪失。嗅覺、聽覺特別敏銳。趾上鈎爪適于掘土。捕食昆蟲為生。也稱為「田鼠」、「偃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