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判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舞名。宋代百戲中之舞蹈即《舞判官》屬裝鬼神。由驅儺發展而來。接在《抱鑼》、《硬鬼》之后、《啞雜劇》之前表演。表演時先放一聲爆仗舞者裝扮鍾馗上場戴假面長髯展裹綠袍腳穿靴手執簡。另一舞者以小鑼招引舞步互相配合。其來歷據《天中記》引《唐逸史》:傳說唐玄宗得了瘧疾晝寢夢見一鬼形體很大戴破帽穿藍袍、朝靴捉住小鬼便吞食掉。他向唐玄宗自稱是終南進士鍾馗應舉落榜觸階而死。唐玄宗醒來后病就好了于是叫吳道子依照他夢中所見的形像畫了鍾馗像。此后每到年終由翰林院向皇帝進鍾馗像皇帝把它賜給大臣。民間也在門上貼鍾馗像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宋元時代。《夢粱錄》卷六載南宋時每至臘月街市三、五人一伙的「打夜胡」隊伍中就有判官鍾馗形像。至除夕無論官民之家都換門神掛鍾馗;宮廷中除夕夜的大儺儀式中由修內司教樂所伶工裝扮成各種神魔形像其中也有判官鍾馗。《夢粱錄.卷二十百戲伎藝》、《都城紀勝.瓦舍眾伎》的百戲名目中都提到《舞判》(《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
舞判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宋代裝扮鍾馗、判官等形象的舞蹈百戲。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爆仗一聲有假面長髯展裹綠袍靴簡如鍾馗象者傍一人以小鑼相招和舞步謂之舞判。」也稱為「舞判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