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敦煌學大辭典》。 2:樂器名。中國古老的撥弦樂器。春秋戰國時期古箏已流行于今陜西省史稱秦箏是因其彈奏之音響效果而命名。古箏的面板由梧桐木制成弧形音箱成長方形底板平直開設兩個音孔漢、晉以前為十二弦;唐、宋以后增為十三弦明、清以來有十五弦、十六弦、二十弦等形制近年來逐漸增至十八弦、廿一弦、廿五弦傳統箏弦為絲弦現代箏弦改為鋼絲弦及尼龍纏弦并有機械變音裝置便于快速轉調。古箏按五聲音階sol、la、do、re、mi定弦如欲彈奏七聲音階的fa、si兩音須由左手按箏柱的左側弦段而得之。彈奏方法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四指撥弦發聲控制節奏和音的強弱變化左手用食指、中指或中指、無名指兩指捺弦控制音高和音色的變化常用于獨奏、重奏、歌唱伴奏及器樂合奏。在敦煌壁畫中從北周至元代均見古箏的圖形演奏形式為踞坐置于腿上平放或斜放均有近代演奏古箏置放桌上或箏架上。
古箏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樂器名。中國的彈撥樂器。外形為木制長方形音箱板面成弧狀弦數不定自古以來有十二、十三、十五、十六、十八弦不等近年來改革增為二十一弦或二十五弦。 【造句】古箏可以獨奏、齊奏或伴奏。 ◎
古箏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樂器名。中國的彈撥樂器。外形為木制長方形音箱板面成弧狀。唐、宋時弦數增為十三弦現已增至二十五根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