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George Balanchine and Francis Mason《101 Stories of the Great Ballets》1989. 2:舞名。為兩幕舞劇。首演于1928年4月27日在華盛頓的議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C.)由波姆(Bolm)編舞尼可拉斯.雷米索夫(Nicolas Remi-soff)負責布景道具。史特拉溫斯基所作(Stravinsky)重要的芭蕾音樂之一。舞劇內容主要敘述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誕生及其接受女神們(繆斯)各項音樂、舞蹈訓練的種種然而真正受到曙目的演出卻是稍后1928年6月12日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為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所編的版本演出地點為巴黎的莎哈.貝爾那劇場(Th. Sarah Bernhardt)舞臺設計由安德烈.鮑湘(André Bauchant)負責參與的舞者有李法(Lifar)、妮奇堤娜(Nikitina)、徹尼希娃(Tchernicheva)及杜伯羅芙斯佳(Doubrovska)。這個舞作是巴蘭欽和史特拉溫斯基(Stravinsky)第一次的合作亦被視為巴蘭欽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風格的誕生。日后巴蘭欽入主紐約市立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阿波羅》更成為該團重要的經典舞碼之一。除了史氏的《阿波羅》1951年意大利的編舞家米羅斯(Milloss)在羅馬。德國的編舞家格索夫斯基(T.Gosovsky)在柏林都編過類似劇本的舞作稍后1955年則有喬奇(Georgi)在漢挪威(Hanover)的版本。
阿波羅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為英語Apollo的音譯。主神宙斯之子司傳播神的意志于人間又為知識藝術及光明清純的神。也譯作「阿坡羅」、「愛缽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