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自從后漢和帝時蔡倫發明了造紙的方法直到唐代以前中國的圖書都作卷軸形式。然而經過長時期的使用也漸漸感到不便。所以到了唐代初年中國圖書的形制就開始模仿印度的貝葉經不再將一張張的紙粘成長幅只要保持原來的單張積起來收存這就是宋人所謂的葉子。關于葉子名稱的起源明末潘之恒在〔葉子譜題辭〕中曾說:「葉子古貝葉之遺制?!梗ā怖m說郛卷39〕)清末葉德輝也曾加以考證〔書林清話卷1.書之稱葉〕云:「吾嘗疑葉子之緣起當本于佛經之梵貝書。釋氏書言西域無紙以貝多樹葉寫經亦稱經文為梵夾書此則以一翻為一葉其名實頗符。不然艸木之葉于典冊之式何涉哉?!惯@種推論相當可信。中國的圖書為什么稱一張為一葉即源于印度的貝葉經。 葉子既然是一張張的散葉必須加以裝置才不容易散失。裝置的方法一種是用夾一種是用函。夾是仿印度貝葉經的方法。函的本意為容有如盒子古代有所謂玉函、石函都是用來盛裝珍貴的物品。唐以前用來護書的只有書帙并無書函的記載。根據文獻用函裝書最早起始于唐當在改卷軸為葉子以后后來書冊盛行仍一直沿用這種方法來保護圖書。 唐代的葉子雖說是仿自印度貝葉經但形制則略有改變。貝葉經的形制因貝葉的大小受天然的限制而梵文是由左向右橫寫所以形成上下甚窄的狹長形。但這種形式用中國由上而下直行的文字寫讀起來就不太適合所以唐代的葉子不能不變其制。根據前人的記載及近代發現的遺物來看大約有兩種形式:一種雖然作扁長方形但是上下加高。寬與高的比例約在2:1至3:2之間。而唐代紙幅寬與高的比例亦大約為3:2葉子大概就是以一幅為一葉。這種葉子因為紙幅比較寬大為了便于翻閱唐人多采用硬黃紙像后代的書畫作冊葉裝置時必裱在硬紙上一樣。葉子的另一種形式與貝葉無異所不同的只是變貝葉的構式為豎式成為上下高闊左右狹窄。 葉子比起卷軸來無疑地是進了一步查檢起來要方便得多。但是它不像卷子黏連在一起當然比較容易散失錯亂。所以唯有常備檢閱的書才用葉子的形制這恐怕是葉子不太流行的主要原因。
葉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葉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植物的葉的通稱。 【造句】在中國大陸北方許多植物一到秋天葉子便開始凋落。
葉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植物之葉的通稱。如:「摘下一片葉子。」稱賭博用的紙牌?!短綇V記.卷一三六.李邰》:「唐李邰為賀州刺史與妓人葉茂蓮江行因撰骰子選謂之葉子?!狗Q書頁。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其后有葉子其制似今策子。凡文字有備檢用者卷軸難數卷舒故以葉子寫之?!狗Q金箔為「葉子」。葉子菸的簡稱。參見「葉子菸」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