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二十八四乘七而得。《后漢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上》:「劉秀發(fā)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唐.章懷太子.注:「四七二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際也。」《文選.左思.魏都賦》:「相兼二八將猛四七。」唐.李善.注:「四七者漢光武二十八將也。」一種民間習(xí)俗。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第四個忌日稱為「四七」。《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鮑廷璽哭著應(yīng)道:『小的父親死了。』向道臺問:『沒了幾時?』鮑廷璽道:『明日就是四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