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律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六律是樂律學名詞。一個律就是一個半音十二個半音就應該有十二律文獻上最早記載于〔國語.周語〕樂官伶州鳩說明十二律就是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若嚴格區(qū)分六個單數(shù)的半音稱為六律六個偶數(shù)的半音稱為六同或六呂。廣義的律兼指律和呂而言。伶州鳩提到每個律名時都有兩、三句話作為解釋。他說:「夫六中之色也故名之曰黃鐘所以宣養(yǎng)六氣九德也。由是第之:二曰太簇所以金奏贊陽出滯也。三曰姑洗所以修潔百物考神納賓也。四曰蕤賓所以安靖神人獻酬交酢也。五曰夷則所以詠歌九則平民無貳也。六曰無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軌儀也。」其解說各律大都與道德規(guī)范有關卻與音樂無關反映當時人對音樂和樂音的解釋傾向道德化與當時的樂教有關。律、呂相當于現(xiàn)代國際通用的音名且因十二律的絕對音高各個朝代不同現(xiàn)代一些音樂論文定黃鐘為C只是為了便于說明問題而假設的。
六律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古樂十二律中的陽律。即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書經(jīng).益稷》:「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史記.卷二五.律書》:「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于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