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心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書版的中央留有一條不刻正文的部位叫版心。版心的作用是在將印刷葉對摺起來時作為標準以免參差不齊因為宋元時代流行蝴蝶裝文字向里對摺此部位在中心故名版心;明初以后改行包背裝及線裝文字摺向外面此部位也變成向外部位故又名版口或書口。 版心的上下各有一道橫線從此橫線至上下邊欄形成上下各一個空格叫做象鼻。象鼻中空白的稱為白口;中間有一道細黑線的稱為細黑口或線口;若為粗黑線或全黑的稱為大黑口或闊黑口。如果上象鼻中刻有書名的稱為花口。 一般來講宋版書大都是白口版心上方記本版字數上下魚尾之間刻書名(不刻全名)、卷數及葉次下象鼻中記刻工姓名。自南宋末年又開始有版心上下作黑口的到元代及明代初年更為盛行。明正德嘉靖間覆刻宋版的風氣漸盛于是版心又變為白口不過罕有記載字數及刻工的。正德嘉靖間又有開始將書名改刻在上象鼻內且書名全刻形成花口萬歷以后成為定式。 版心中間離上面約1/4高的地方有一「︻」形稱為魚尾。僅有一魚尾者稱為單魚尾;有時版心下半也有一個魚尾稱為雙魚尾如下端無魚尾就畫一道橫線。上下魚尾的分叉處是全版面的中線也就是對摺時的標準線。上下魚尾之間系供刻記書名、卷數及葉次。
版心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版框的中央部位留有一條不刻正文的空白處因為宋元時代通行蝴蝶裝文字向里對摺故此部位稱為「版心」。明初以后改行包背及線裝文字向外對摺稱為「版口」。也稱為「中縫」、「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