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達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2:舞名。為三幕四場的舞劇。腳本由莉蒂亞.帕許可娃(Lydia Pashikova)和裴堤帕(M. Petipa)共同編寫由裴堤帕擔任編舞重任音樂則由俄國作曲家格拉茲諾夫(Glazunov)負責。第一次演出在1898年1月19日于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的馬林斯基劇院(Maryinsky Theater)。舞者有雷那尼(Leqnani)、和杰特(Gerdt)……等人。舞臺布景設計是歐.阿列吉(O. Allegri)、伊凡.諾夫(K. Ivanov)和蘭賓(P. Lambin)。故事內容主要敘述女主角的雷蒙達原本是尚.布瑞恩那(Jean de Brienne)的未婚妻。但是阿拉伯騎士阿伯得拉克曼(Abderakhman)卻趁布瑞恩那上戰場打仗時強迫雷蒙達要嫁給他。婚禮正熱鬧進行時布瑞恩那終于最后一刻趕回打敗阿伯得拉克曼重新贏回雷蒙達這出舞劇時常在俄國各地演出是頗受俄國觀眾歡迎的舞碼。第一次在俄國以外的西方國演出是在1935年由尼可萊.祖維列夫(Nicolas Zverev)帶領的立陶宛國家芭蕾舞團(National Ballet of Lithuania)在倫敦演出。之后1946年丹妮洛娃(Danilova)和巴蘭欽(Balanchine)則為蒙地卡羅俄國芭蕾舞團(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的美國公演推出濃縮版的《雷蒙達》。1964年紐瑞耶夫(Nureyev)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團(Royal Ballet)的巡回公演演出《雷蒙達》。但只有在斯波列特(Spoleto)和巴爾貝克(Baalbek)兩地的藝術節演出整本的《雷蒙達》其他地方都演出此劇的第三幕而已。紐瑞耶夫后來和其他舞團合作推出了更完整的版本例如1965年和澳洲芭蕾舞團(The Australian Bllet);1972年和蘇黎克芭蕾舞團(Zurich Opera and Ballet);1975年和美國芭蕾舞團(American Ballet Theater)。除了紐瑞耶夫像格索夫斯基(T. Gsovsky)和貝里歐佐夫(Beriozoff)也為柏林歌劇院(Germany Opera Berlin)在1975年重編了《雷蒙達》由格索夫斯基負責第一、二幕;貝里歐佐夫則負責第三幕。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在1955年曾利用《雷蒙達》中的華麗匈牙利舞曲(The Grand pas hongrois)編了一支《十人舞》(Pas de dix);1961年用不同的編曲推出《雷蒙達變奏曲》(Raymonda Variations);1973年則編作了《匈牙利行列》(Cortège Hongro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