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奇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葉子奇字世杰號靜齋又號草木子明浙江龍泉人。子奇曾獲薦任巴陵主簿洪武十一年(1378)因受株連下獄在獄中以瓦磨墨每有心得即加以記載被釋后家居繼續(xù)完成〔草木子〕一書;內(nèi)容上自天文歷算下及地理海岳凡陰陽五行及四方神怪無不涉及思想旁及釋、老之書而歸本于儒家六經(jīng)兼記時事得失、兵荒災(zāi)異。因為以草記時以木記歲來形容自己的人生就稱呼此書為〔草木子〕;他另尚著有〔太玄本旨〕。 葉子奇是元代理學(xué)家許謙的再傳弟子有得于洛學(xué)「理一分殊」之旨;認(rèn)為圣賢的學(xué)問不貴多聞以靜為主于是自號靜齋。他主張「天地不以理言則歸于幻妄」。曾說:「善者萬理之總名也;性者萬理之全體也;仁者萬理之全德也。」又曾辨別儒、佛言性之旨說:「譬之明珠均之為蚌生也。儒謂珠由內(nèi)出生于蚌胎;佛謂珠由外入寄在蚌胎。儒本諸天佛由諸己。」文中藉由蚌胎生珠的道理闡釋儒家「天人合一」及「性即理」的涵義可知他的學(xué)說是程、朱嫡傳。 葉子奇除說性理又擅長說治道。例如他曾評論元世祖統(tǒng)一天下之后治平六七十年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系因得到姚嫗、許衡的啟導(dǎo)治天下有深仁厚澤惜因雜以吏道儒效不暢;再加以種族界限分明只肯用蒙人作官故元末官貪吏污肇因于蒙古、色目人惘然不知廉恥為何物。可見他系根據(jù)「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古訓(xùn)說明元朝不免滅亡的道理。總上可知葉子奇無論是談理學(xué)或論治道都確實具有真知灼見不愧為明初的重要思想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