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惲楊惲的對《史記》傳播的貢獻
由于司馬遷生前就一直防著《史記》被漢武帝焚毀。他在《報任安書》里說,《史記》寫完之后,要“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的。司馬遷充分考慮到《史記》的內容有批判性,很有可能被武帝焚毀,就安排了一些保護措施。比如說,藏在深山里,你想燒也找不到,就可以流傳后世;或者讓自己的后人,在一些大都邑里傳播,把《史記》流入民間,這樣一來,想禁書也不可能禁得徹底———夠小心謹慎的!
《漢書》說,“遷既死后,其書稍出”,足見《史記》是在司馬遷身后,才稍微流傳于世。
《史記》才得以廣泛流傳。卻是由于楊惲入仕后的不懈努力。
據《漢書楊敞傳》載:“敞子忠,忠弟惲,惲母,司馬遷女也。惲始讀外祖《太史公記》,頗為《春秋》,以材能稱,好交英俊侏儒。”
司馬遷死后,他的家人把一部《史記》轉移藏匿在他女兒司馬英家中。司馬遷有兩個外孫,大的名叫楊忠,小的名叫楊惲。楊惲自幼聰穎好學,他的母親也就是司馬遷的女兒把自己珍藏著的這部《史記》拿出來給他讀。楊惲讀此書,便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愛不釋手,而且每讀一遍總是熱淚盈眶,扼腕嘆息。在漢宣帝的時候,楊惲被封為平通侯,這個時候他看到當時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這部巨著塵封了二十年,也該是重見天日的時候了,于是上書漢宣帝,把《史記》獻了出來,公開發行,從此天下人才得以共讀這部偉大的史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