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孔融的生平
孔融,字文舉,魯(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孔宙之子,孔艷褒之弟。父親孔宙,做過太山都尉。孔融少時成名(著名的孔融讓梨講的就是他的故事)。和王粲等六人被合稱“建安七子”,“建安七子”中,他輩分最高,政治態度也與其他六人不同。獻帝時任北海(山東壽光)相,愛稱孔北海,又任少夫、大中大夫等職。為人不拘小節,恃才負氣,剛正不阿。董卓弄權時期,他變身軍閥,割據在北海。曹操崛起時降曹操。因非議曹操,被殺。其散文辭藻華麗,多用駢句,但能以氣運詞,有新變化。曹丕《典論·論文》稱他:“體氣高妙,有過人著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詞。”代表作《論孝章書》和《薦禰衡表》,都顯示這種特色。詩僅存7首,其中《雜詩·巖巖鐘山首》寫遠大懷抱,情辭慷慨;《遠送新行客》寫喪子的悲痛,情致哀婉,都富有抒情色彩??兹谧尷?/p>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應見《世說新語箋疏》:
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比趧e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p>
《后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墒亲谧迤嬷!?/p>
孔融四歲的時候,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壽,來客很多。有一盤酢梨,放在壽臺上面,母親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獨給自己的那一個是最小的。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為什么呢?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長輩,是做人的道理!
小時了了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著名的士大夫李膺也在京城,如果不是名士或他的親戚,守門的人一般是不通報的??兹谥挥惺畾q,想看看李膺是個什么樣的人,就登門拜訪。他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膺的親戚?!?nbsp;守門人通報后,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于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后來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保ㄐr候聰明長大后就不一定聰明了)孔融立即反駁道:“想君小時,必當了了?!保敲茨r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高明必為偉器?!保氵@么聰明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一門爭義
東漢末期,“黨錮之禍”迭起,宦官把持朝政,大肆搜捕、誅殺正直之士。張儉因得罪宦官侯覽遭到通緝??兹诘母绺缈装菑垉€的好友,于是張儉便去投奔他。不巧孔褒不在家,孔融當時只有十六歲。張儉因孔融年紀太小,沒有把實情告訴他。孔融見張儉形色慌張,于是便把張儉留下。后來事情敗露,張儉逃走,孔融、孔褒卻被逮捕下獄。孔融說人是他留下的,他該負責;孔褒說:“彼來求我,非弟之過?!眻猿忠伤撠?;孔母說她是家長,她該負責,鬧得“一門爭死”??たh官吏拿不定主意,只好如實上報朝廷。最后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殺死了他??兹谝虼嗣暣笤?。州郡幾次辟舉他為官,都被辭謝了。
剛直不阿
孔融于靈帝時“辟司徒楊賜府”,開始步入仕途,負責彈劾貪污官僚。河南尹何進遷為大將軍,司徒楊賜派孔融前往祝賀,卻被擋在門外,即時留下彈劾狀辭職。何進十分生氣,私自派遣劍客欲追殺孔融。不料劍客卻對何進說:“孔文舉有重名,如果將軍和此人結怨,那么四方之士都會離你而去。不如對他以禮相待,可以用來向天下展示將軍的寬廣的胸懷。”何進忌憚其名聱,辟舉為侍御史,因與中丞趙舍不和,孔融再次辭官。何進再辟舉為司空掾,北軍中侯。在職三日,升遷為虎賁中郎將。后董卓總攬朝政后,想要廢掉漢少帝,孔融與之言辭激辯,常有匡正之言。董卓懷恨在心,轉任其為議郎,隨后又將孔融派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海國(東漢郡國名,治所在今山東昌樂西)為相。
北海為相
孔融到北海后起兵講武,討伐黃巾軍張饒,戰敗,轉移保朱虛縣。后置城邑,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因頗有政聲,時人又稱他為“孔北?!?。后被管亥所圍,遣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劉備。劉備受寵若驚,立即發兵解圍。當時袁紹、曹操勢力逐漸強大,而孔融知紹、操終究是要篡奪漢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們。北海國的左承祖者勸孔融要結納袁紹或者曹操,孔融怒而殺之。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擊北海,城被攻陷后孔融逃往東山,妻兒為袁譚所虜獲。
不屈權臣
漢獻帝建都許昌后,征孔融為將作大匠,升任少府,后被封為太中大夫??兹跒槿耸巡咆摎?,言論往往與傳統相悖,不僅屢屢反對曹操的決定,而且多次在公開場合使曹操難堪,如反對恢復肉刑、譏諷曹丕私納袁紹兒媳甄氏、嘲笑曹操征烏桓、反對其禁酒。再加上他忠于漢室,上奏主張“宜準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來增強漢室實權,此舉更是嚴重激怒了曹操。因此,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壬子(二十九)日(9月26日),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殺之,株連全家,時年55歲。
建安文采
孔融是東漢末年一代名儒,繼蔡邕為文章宗師,亦擅詩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賞孔融文辭,懸賞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與王粲、陳琳、徐干、阮瑀、應玚、劉楨六位文學家相提并論,列為“建安七子”。嘆為"揚(雄)、班(固)儔也"(《典論·論文》)??兹诘奈恼乱宰h論為主,內容大抵為伸張教化,宣揚仁政,薦賢舉能,評論人物,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在藝術上,文句整飭,辭采典雅富贍,引古論今,比喻精妙,氣勢充沛?,F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薦禰衡表》力薦青年才士禰衡,要求"令衡以褐衣召見",稱贊禰衡"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疾惡若仇",盛夸他"飛辯騁辭,溢氣坌涌,解疑釋結,臨敵有余";《與曹公論盛孝章書》引經據典,反復論證,從人情友道、宰相惜賢等方面諷諭曹操解救被孫權圍困的盛孝章,義不容辭;
至于諷刺曹丕納袁熙妻為妾,比喻為“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與曹公書》);嘲弄曹操遠征烏桓,可以把從前“肅慎氏不貢矢,丁零盜蘇武牛羊”一并查究;反對曹操禁酒,則發怪論說“堯非千鐘,無以建太平;孔非百觚,無以堪上圣”(《難曹公表制酒禁書》)等;都可見文如其人,以才氣取勝。所以曹丕論其文“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詞,以至乎雜以嘲戲”(《典論·論文》)。《臨終詩》抒泄忠悃孤憤之情::“讒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憋L格與無名氏古詩相近。題一作《折楊柳行》(《北堂書鈔》)卷一百五十八),亦可見當時古詩與樂府五言往往相混。其六言詩3首敘漢末董卓作亂及曹操遷許史事,為詠史一類,而語言通俗,敘史簡明。
此外,《古文苑》載有孔融《雜詩》2首,但《文選》李善注引屢作李陵詩,真偽莫定。而其詩亦近無名氏古詩一類,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系入《李陵錄別詩》。曾作《郡國姓名離合詩》分扣“魯國孔融文舉”六字,在燈謎界被尊為文人詩謎的開山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