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麥相關(guān)信息介紹以及藥性功效
「釋名」鋸句麥、大菊、大半、石竹、南天竺草。
「氣味」(穗)苦、寒、無毒。
「主治」
1、石淋。用瞿麥子搗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三日后可下石
2、小便不利。用瞿麥二錢半,栝樓根二兩,大附子一個(gè),茯苓、山芋各三兩,共研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如無效。每服可加至七、八丸,以小便通暢、腹中溫暖為見效。
3、下焦結(jié)熱(小便淋閉或有血出,或大小便出血)。用瞿麥穗一兩、甘草(炙)七錢五分、山梔子仁(炒)五錢,共研為末。每次取七錢,加連須蔥頭七個(gè)、燈心草五十根、生姜五片、水二碗,煎至七成,隨時(shí)飲服。此方名“立效散”。
4、子死腹中,或發(fā)作后幾天還生不下。用瞿麥煮成濃汁服下。
5、眼睛紅腫、生瘡。用瞿麥炒黃、研細(xì)。以鵝涎調(diào)勻涂眼邊。用瞿麥搗汁涂眼亦有效。
6、魚臍疔瘡(按:此瘡初起時(shí),隆腫狹長,一端有白色突出點(diǎn),形狀象魚臍,因此得名。是一種險(xiǎn)癥)。用瞿麥燒灰,調(diào)油敷患處。
7、咽喉骨鯁。用瞿麥研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8、竹木入肉。用瞿麥研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或用瞿麥煮汁服。一天服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