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 側柏相關信息介紹 |
中文名 側柏 |
別 名 黃柏,香柏,香樹,香柯樹 |
|
| 拉丁學名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
界 植物界 |
|
| 門 裸子植物門 |
綱 松綱 |
|
| 目 柏目 |
科 柏科 |
|
| 屬 側柏屬 |
種 側柏 |
|
| 分布區域 產中國,朝鮮,俄羅斯東部 |
國際瀕危等級 近危(NT) |
|
側柏基本信息
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屬于柏科側柏屬的一種常綠喬木。因其鱗葉交互對生,排成一平面,小枝扁平,且入藥時“取葉扁而側生者”,故得名“側柏”。
|
側柏形態特征
高度與樹皮側柏成材后,樹高可以達到20米左右,樹皮薄,淺灰褐色,縱裂成條片。
枝條與葉片枝條向上伸展或斜展,幼樹樹冠卵狀尖塔形,老樹樹冠則為廣圓形。葉鱗形,長1-3毫米,先端微鈍,小枝中央的葉的露出部分呈倒卵狀菱形或斜方形,背面中間有條狀腺槽,兩側的葉船形,先端微內曲,背部有鈍脊,尖頭的下方有腺點。
花序與果實雌雄同株,球果當年成熟,開裂,種子無翅。雄球花黃色,卵圓形,長約2毫米;雌球花近球形,徑約2毫米,藍綠色,被白粉。球果近卵圓形,長1.5-2(-2.5)厘米,成熟前近肉質,藍綠色,被白粉,成熟后木質,開裂,紅褐色。
|
側柏生長習性
喜光性側柏為喜光樹種,主要分布在低山陽坡和半陽坡,幼時稍耐蔭。
適應性側柏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輕鹽堿土壤中均可生長。耐干旱瘠薄,可生長于一般樹種難以生存的陡坡石縫中。
抗性側柏抗風力弱,在迎風地生長不良。但耐修剪、壽命長,抗煙塵,抗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
|
側柏分布范圍
側柏分布廣泛,除青海、新疆外中國各地均有分布,黃河及淮河流域為集中分布地區,是中國重要的園林綠化及防護林樹種。
|
側柏繁殖與栽培
側柏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種、扦插和分根三種形式。栽培時,應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較肥沃的沙壤土或輕壤土作為育苗地,并施足底肥。
|
側柏藥用價值
側柏具有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烏發的作用。其提取物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強毛囊代謝功能。但多食久服可致眩暈嘔吐,對腎臟亦有損害。
|
側柏象征寓意
側柏因其四季常青、樹形美觀,故有“百木之長”的美譽。同時,因其堅毅挺拔、不畏艱難,象征著正氣、高尚、長壽、不朽。在中國文化中,側柏還寓意著忍耐、表白和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