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未開通
楝樹高度可達10米或更高,作為落葉喬木,其樹冠寬廣而平展。
樹皮灰褐色,縱裂,枝條廣展,小枝有葉痕。
葉為2-3回奇數羽狀復葉,長20-40厘米。
小葉對生,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頂生一片通常略大,長3-7厘米,寬2-3厘米。
葉邊緣有鈍鋸齒,幼時被星狀毛,后兩面均無毛。
圓錐花序約與葉等長,花芳香。
花瓣淡紫色,倒卵狀匙形,長約1厘米,兩面均被微柔毛。
核果球形至橢圓形,長1-2厘米,寬8-15毫米,內果皮木質。
花期在4-5月,果期在10-12月。
主要分布于中國黃河以南各省區,如遼寧、北京、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均有分布。
國外則廣泛分布于東南亞地區、東亞、馬來半島、亞洲熱帶、亞洲亞熱帶、印度等地。
楝樹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堿、耐瘠薄。
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土、中性土與石灰巖地區均能生長。
在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中生長最佳。
楝樹的花、葉、果實、根皮均可入藥,具有多種藥用功效。
如用根皮可驅蛔蟲和鉤蟲(但有毒,用時要嚴遵醫囑),根皮粉調醋可治疥癬,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頭癬等。
楝材質優良,木材淡紅褐色,紋理細膩美麗,有光澤,堅軟適中,抗蟲蛀,易加工,是制造高級家具、木雕、樂器等的優良用材。
從楝葉、枝、皮和果的皮肉中分離、提煉出的楝素可用于生產牙膏、肥皂、洗面奶、沐浴露等產品。
楝樹耐煙塵,抗二氧化硫能力強,并能殺菌,適宜作庭蔭樹和行道樹,是良好的城市及礦區綠化樹種。
楝樹在中國文化中有著一定的地位,如在端午節時,人們有用楝葉包裹粽子和佩戴在身的習俗,以利用其防蟲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