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任黃任的文學成就
《秋江集》與《香草箋》
黃任 善書法,尤工詩。所傳《秋江集》共六卷,收入黃任詩計九百余首,七言絕句有六百余首,古今少有。選自《秋江集》中200首詩而成的《香草箋》,流傳臺灣,對臺灣詩壇影響頗大。
據當代臺灣學者林文龍研究,自清代以來,《香草箋》一直風靡臺灣,乃至成為書房講授詩學的范本及燈會射虎的必備參考書。在詩壇上,黃任不立宗派,也不專學某一家,而是博采唐宋明清眾家之長,自成一體。沈德潛編《清詩別裁集》不錄尚存世詩人的作品,卻破例選錄了黃任的6首詩;著名詩人袁枚也把黃任視為“本朝”“非人間凡響”的杰出詩人;建甌鄭方坤、長樂王元麟、永泰陳應魁先后為黃任的詩集作注。黃任的創作在當時所受推崇和影響的程度委實非同尋常。
黃任在方志的編撰上也有建樹。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受聘助修《永春州志》(永春原是泉州轄內的一個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提升為州)。又受鼓山涌泉寺僧委托,主修《鼓山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再次應聘纂修《泉州府志》。
黃任詩述評
黃任詩又名《秋江集》,共六卷,:計九百七十余首,而七言絕句,竟有六百余首之多,實為古今稀有.他的《楊花詩》云:
行人莫折柳青青,看取楊花可暫停.到底不知離別苦,后身還去作浮萍.
按隋無名氏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又按陸佃《埤雅》:"楊花入水化為萍."黃任把楊花入水化為萍深一層寫,自然便打動讀者的心弦,無怪當時詩人稱十硯翁為"黃楊花"了.他自己在《答高姜田太守詩》云:"升堂相見無馀語,誦我楊花七字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