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曹雪芹的族屬辨析
滿族說
滿族,還是漢族?曹雪芹的祖上曹錫遠,早在后金時期就加入了滿洲族籍,隸屬滿洲正白旗。到了曹雪芹這一代,曹家已經在滿族中生活了100多年,滿族文化已經滲透到了曹家的方方面面。不論從曹雪芹自身,還是從其著作《紅樓夢》中都可以找到與滿族文化千絲萬縷的聯系。曹雪芹應該是滿化了的漢人,也可以說就是滿族人。
滿族從后金開始,大量的漢人、蒙古人、朝鮮人涌進了滿族這一“共同體”,他們在這一共同體中長期“交往”,共同生活,融為一體。雖然他們的血統不同,但誰也無法否定,他們就是滿族,他們同處于一個民族“共同體”之中。看滿清的“柳條邊”和“滿城”-對中華鳩占鵲巢的心虛,這篇文章可以詳細的介紹民族共同體是如何形成的過程。
曹雪芹家是漢人血統無疑。但到了曹雪芹這輩,他們家已經加入了滿洲八旗(包衣),并且在滿族這個圈子里生活了一百多年,其思想感情、風俗習慣已經滿族化了。
曹家加入了滿洲族籍,不但已經得到了滿族的認可,甚至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認可。最有力的證據就是,曹家早在乾隆年間就已經被收錄到了《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之中。《八旗滿洲氏族通譜》(80卷)又稱《御制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因為是奉乾隆皇帝之敕編纂的。該書共收入除皇族愛新覺羅氏之外的滿族姓氏1114個,主要記載其歸順時間,其原籍所在,其官級事跡,并且為各個姓氏中的重要人物立了傳。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而不是八旗蒙古氏族通譜,更不是八旗漢軍氏族通譜。曹家之所以能夠進入《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說明他們家已經歸屬滿洲八旗,其滿洲族籍也已經得到了認可。由于這本書是乾隆皇帝“御制”的,從一定意義上說,曹家的滿洲族籍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認可。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七十四中記載:
曹錫遠,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陽地方,來歸年分無考。
其子曹振彥,原任浙江鹽法道。
孫曹璽,原任工部尚書;曹爾正,原任佐領。
曾孫曹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宜,原任護軍參領兼佐領;曹荃,原任司庫。
元孫曹颙,原任郎中;曹頫,原任員外郎;曹頎,原任二等侍衛兼佐領;曹天祜,現任州同。
從《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可以看出曹家的族籍應該是:滿洲內務府正白旗。曹雪芹也當如此。正白旗是清代八旗之一。曹家祖上被俘后,隸屬于滿洲正白旗,也就是說從那時起,他們曹家就正式加入了滿族,成為滿族中的一員了,自然與滿族存在連姻,具有了滿族血統。清代八旗又分為滿洲八旗、漢軍八旗、蒙古八旗。曹家隸滿洲八旗,無疑是加入到了滿族共同體之中。
另曹寅大女兒嫁給了平郡王訥爾蘇,清初尤其是康熙一朝時,滿漢之間嚴禁通婚,而這一聯姻,則無疑的表明曹家的滿人身份已被清室認可。
另《江南通志》明確記載了曹家為滿洲人。
《江南通志》卷一百五《職官志》:江寧織造:“曹璽,滿洲人,康熙二年任”。
《江南通志》卷一百五《職官志》:蘇州織造:“曹寅,滿洲人,康熙二十九年任”。
《江南通志》卷一百五《職官志》:江寧織造:“曹颙,滿洲人,康熙五十二年任”。
《江南通志》卷一百五《職官志》:江寧織造:“曹頫,滿洲人,康熙五十四年任”。
八旗滿洲是當代滿族的直接前身和主要來源之一,八旗滿洲人,其民族按現行說法則是滿族。
漢族說
乾隆初纂修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凡例中就寫道:“乾隆五年十二月初八日奏定:蒙古、高麗、尼堪、臺尼堪(開原邊門外漢人)、撫順尼堪等人員,從前入滿洲旗內,年代久遠者,注明伊等情由,附于滿洲姓氏之后”(錄自趙宗溥《曹雪芹的旗籍問題考釋》一文252頁)。
這里就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曹雪芹一家雖歸入《滿洲氏族通譜》,但他是按蒙古、高麗、尼堪(漢人)這些民族歸類列入的;二是這種列入是“附于”“滿洲姓氏之后”的。 這里標明年代久遠的附屬于滿洲帝國的曹家等家族并沒有因此而改變他們的民族成份。而是注明仍然是漢人。
康熙皇帝在曹雪芹之祖父曹寅和李煦奏請讓滿人滿都暫署鹽運使的奏折中批復道:兩淮運使,甚有關系,所以九卿會選,已有旨了;況滿洲從未作運使之例,不合。
雍正七年,內務府為補放內府三旗參領等缺,請皇帝欽點的名單中有:尚志舜佐領下護軍校曹宜,當差共三十三年,原任佐領曹爾正之子,漢人。
另,從曹雪芹的民族觀分析,他自己也不認同是滿人,在《紅樓夢》第六十三回本為描寫賈寶玉“生日”的,其回目為“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艷理親喪”,其中有一段描寫“因又見芳官梳了頭,挽起(髟+贊) 來,帶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妝,又命將周圍的短發剃了去,露出碧青頭皮來,當中分大頂,又說:“冬天作大貂鼠臥免兒帶,腳上穿虎頭盤云五彩小戰靴,或散著褲腿,只用凈襪厚底鑲鞋。”又說:“芳官之名不好,竟改了男名才別致。”因又改作“雄奴”。...寶玉便叫他“耶律雄奴”。”
曹雪芹用滿洲清朝服妝妝扮了芳官,這是為寶玉的生日造型。而曹雪芹又在此文中公開貶斥邊境少數民族為“小土番兒”,斥其“番名”為“犬戎”的“耶律雄奴”,這種民族觀點的稱謂就特別顯眼了。
民族是一個較新的概念,中國在民國后才確定滿族,滿洲八旗中的很多漢人和朝鮮人、蒙古人在清王朝滅亡后,都劃回自己所屬的民族,曹雪芹血統是漢人,又秉承漢族文化,他寫《紅樓夢》的時候滿語是清朝的國語,如果說曹雪芹是滿族人,為什么不寫一本國文——滿文的《紅樓夢》呢?綜合上述事實,曹雪芹是漢族人。
家族淵源
曹家作為滿洲正白旗人(包衣),世代為官。到了曹雪芹的太爺曹璽那輩,已任工部尚書的要職。曹璽還當過“江寧織造”一職。《江南通志》一書直接寫上了曹璽是滿洲人,“江寧織造:曹璽,滿洲人,康熙二年任”。
曹雪芹的爺爺曹寅還是一名重要作家,著有《楝亭詩鈔》五卷、《詞鈔》一卷,并主持編輯了《全唐詩》,同時留下了幾部戲劇作品。曹家到了曹寅這代,可以說達到了鼎盛。曹寅母親是康熙的乳母,滿語作meme eniye(嬤嬤媽)。在滿族中,乳母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說親如生母,又勝于生母,因為她不僅要將皇子養大,而且要從小對他進行教育。據陳康祺《郎潛紀聞三筆》(卷一)記載:
康熙己卯夏四月,上南巡回馭,駐蹕于江寧織造曹寅之府。曹世受國恩,與親臣世臣之列。爰奉母孫氏朝謁,上見之,色喜,且勞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賞賚甚渥。會庭中萱花盛開,遂御書“萱瑞堂”三字以賜。
曹寅與康熙從小關系甚密,又是他的伴讀。他長期在南方任“織造”一職,名義上是掌管宮廷內部的織造事務,而實際上權勢很大。袁枚在所著《隨園詩話》中記下了這樣一件事,“康熙間,曹楝亭為江寧織造,每出,擁八騶,必攜書一本,觀玩不輟。人問曰:‘公何好學?’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見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耳目’”。其地位之顯赫可見一斑。康熙在位曾六次南巡,其中四次是曹寅在職出面接駕,并以其織造府作為皇帝行宮。同時,曹寅還經常上奏江南事,并得到康熙帝的朱批。一次,康熙在其奏折上批道,以后有關地方諸事,“必具密折來奏”。還有一次,康熙得知曹寅得瘧疾,便馬上賜藥,并破例用驛馬星夜送去。所有這些可以看出,曹寅一家與皇家的親密關系。
曹寅的兩個女兒,也就是曹雪芹的兩個親姑姑分別嫁給了滿洲王爺,其中一位“適鑲紅旗平郡王訥爾蘇”,另一位“適王子侍衛某”。曹家不論與康熙皇帝家族的關系,還是與滿族親戚的關系都十分密切。
|